主管QQ:站内信联系

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《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》团体标准正式发布2025-06-20 18:13

 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,多家权威机构和龙头企业共同参与起草的《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》团体标准(以下简称

  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推进和农业绿色转型的需求,新型肥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。但长期以来,行业面临两大核心问题:

  命名乱象:部分企业为营销噱头,滥用高科技词汇,或随意编造名称,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产品真实功能。

  分类模糊:缺乏统一分类体系,普通肥料与新型肥料界限不清,监管难度大,劣质产品趁机流入市场。

  为解决上述问题,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联合科研院所、行业龙头企业启动标准制定工作。历时三年,经过立项、起草、多次研讨和专家审查,最终形成了这套较为科学、系统的管理规范。

  标准以“统一规则、引导创新、服务监管”为原则,从分类和命名两方面建立行业秩序:

  二级分类:以增效技术途径为核心,涵盖包膜缓释、生化抑制、载体增效制肥、生物发酵等九大技术方向。

  提供三种命名方式:技术途径命名(如“缓释肥料”)、材料/添加物命名(如“含腐植酸尿素”)、材料+技术命名(如“无机包裹型复混肥料”),确保名称科学易懂。

  牵头单位: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,依托科研优势提供理论支撑。

  参编单位:上海化工研究院、山东农大肥业、云图控股、史丹利、中化化肥、蔚蓝生物、住商肥料、红四方、中科院沈阳所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,覆盖生产、研发、检测全链条。

  专家团队: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、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行业权威领衔,深度融合科研成果与市场实践,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。

  宣传培训:借助行业会议、论坛等渠道,普及标准内容,提升从业者标准化意识。

  监管助力: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依据,打击虚假宣传和劣质产品,营造公平竞争环境。

  企业端:理清新型肥料技术和产品体系,降低研发与营销成本,聚焦核心科技创新。

  行业端:推动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/国家标准,助力我国肥料产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迈进。

  《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》的出台,是我国肥料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。随着标准的实施,一个名称规范、分类清晰、监管有序的新型肥料市场将加速形成,为保障粮食安全、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未来,行业各方将以标准为基石,共同谱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!

  1.本文为自媒体、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,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。

  2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肥网-中国化肥网络平台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肥网-中国化肥网络平台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肥网-中国化肥网络平台”。违反上述条款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  3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网站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.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。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,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
  5.友情提醒:网上交易有风险,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,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,异地交易请多学、多看、多问、多了解,网上骗术多种多样,谨防上当受骗!

  6.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  7.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、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,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:(系统自动保留7天)